這些天,看到一個段子很有意思,說的是北方冬天的寒冷是物理攻擊,而南方冬天的寒冷則是魔法攻擊,光添加衣物達不到保暖的效果,需要提高抗寒指數,由此可見,南方的冬天雖不及北方那麽低氣溫,但是卻寒氣透骨。
地暖是采暖系統中應用最廣的一種。對于南方城市而言,到底有沒有必要裝地暖?是現代人家居生活中都會考慮的一個問題。
一、北方幹冷,南方濕冷
南方不像北方,冬天很短,更多的人可能會選擇直接挨過這個冬天,但實際上我們知道,往往南方的冬天會比北方更冷。在北方,一般室外溫度都會低于零攝氏度,但濕度低,比較幹燥,感覺比較幹爽。另外室內一般都有暖氣,進了房間之後都會脫掉厚厚的外套,在室內幾乎不會感覺到寒冷的所在。
相比之下,在南方,室外温度一般都会在零摄氏度以上,但南方的冬天都会伴随着连续好几天的阴雨天气,空气非常潮湿。室内又没有暖氣,给人一种极其阴冷的感觉。在房间里呆久了甚至会觉得室内比室外更冷,相关资料显示,室内温度低于12℃时,人就会感到冷,长江流域冬季室内的平均温度只有6.5℃。空气湿度每增加10%,人体感受到温度会降低1℃,长江流域冬天湿度平均75%(北方只有25%)。
因此,南方6.5℃,人體感受到的溫度卻是2.5℃,這一種陰冷、濕冷,比北方幹燥的冷更難受。坐著不動半小時,手腳都會凍的直發麻。用冷水洗菜,手伸到冷水裏去感覺像刀割一樣疼痛,幾秒鍾就會讓人骨頭都凍的動不了,手指僵硬的不聽使喚!
每年冬天,大多數南方人只有“忍”了,很多人會生凍瘡,風濕性關節炎也會發作。而一般情況下,一個人90%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(家裏或辦公室)渡過的,老人和小孩在室內呆的時間則更長。因此,在冬天,南方人比北方人更“冷”、更“苦”,老人和小孩簡直就是遭罪,由此可見,在南方裝地暖比在北方更有必要。
二、溫足而頂涼
另一部分人,也可能會裝個冷暖空調,反正空調造價不貴,而且也不用這麽費事。但是我們都知道空調本身的強項是制冷,制熱只是它的一個副項,另外空調的室內機都是裝在高處,而熱空氣又比冷空氣輕,室內往往是先加熱頂部,給人的感覺是頭部熱,而腿腳依然很冷。長時間的用空調在房間制熱,會讓房間空氣特別幹燥,人在裏面呆久了會覺得頭暈,胸悶,呼吸困難等。
相比較而言,地暖則不然,地暖是采用低溫輻射的原理,地暖管道裏一般是通了低于60攝氏度的水,先加熱水泥層,再通過熱輻射加熱室內空氣,一般而言地板溫度可以到達35度左右,室內溫度可以達到18到25度。赤腳走在地板磚上是相當舒適的。整個房間會給人一種頭涼腳暖的良好感覺,這也符合了人體中醫學,跟現代學的理念。
中醫《脈法》說:“聖人寒頭暖足,治病者取有余而補不足也。”
從中醫的角度來說,“頭爲諸陽之會”,人體十二經脈的六條陰經均至頸部或胸部爲止,唯有六條陽經全都上升至頭部,胸上至頭的陽氣最爲充足,也較爲耐寒。而“陰脈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”,因此“寒易從腳起”,且“腳冷冷全身”,著衣時若不注意保暖,寒邪易從足部入侵,進而影響到身體的其他部位。
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,頭離心髒比較近,身體能量和養分的供給都比較充足,人體血中氧氣約1/3供給頭部和大腦;而腳離心髒則比較遠,身體能量和養分不能及時輸送,所以腳暖一點的話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環,以保證身體養分的及時供給。
三、對于舒適采暖方式的追求
南方是經濟改革開放的先驅,北上廣深四個城市,南方就占了三個,而且南方的經濟發展也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發展,珠三角、長三角,經濟上去了,人們的生活享受品質也在提高,南方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,水量充沛,沒有北方那種極端惡劣的天氣,要是配有優質的室內居住環境,就更是完美。地暖相比傳統采暖方式有更多的優勢,例如,空調采暖效果幹燥、有噪音受熱不均勻,而使用地暖則沒有這些缺點,試想一下,即便狂風暴雨,您的家裏依然溫暖如春,甯靜舒適,這是何等惬意,居住環境的質量提升是一個數量級。
四、小結
在南方,裝地暖是一種趨勢,也是一種時尚。越來越多的人來了解地暖,越來越多的人實際體驗到地暖給現代人帶來的更舒適的家居生活。試想一下冬天光著腳丫和孩子老人一起在客廳裏做家庭活動,地暖給你的不只是溫度,還有“溫暖”!